迴旋處英文怎麼説?一秒搞懂 | 英國開車必學:迴旋處英文 | 迴旋處英文這樣講才道地
最近有朋友問我「迴旋處英文」要怎麼說,其實在台灣我們常講的迴旋處,英文就是”roundabout”啦!這個詞在國外開車超級重要,特別是在英國、澳洲這些左駕國家,迴旋處到處都是,搞不清楚規則真的會很危險。
說到迴旋處的零件,雖然跟英文名稱沒直接關係,但你知道嗎?像是Caterpillar這類工程車的後惰輪(idler)零件,在迴旋施工時就很重要。我整理了一些常見的工程車零件英文對照:
| 中文名稱 | 英文名稱 | 適用車型範例 |
|---|---|---|
| 後惰輪總成 | Rear Idler Assembly | CAT 259D, 289C |
| 單凸緣惰輪 | Single Flange Idler Pulley | 279D, 299D |
| 惰輪支架 | Idler Bracket | 259B3, 279C |
| 惰輪軸承 | Idler Bearing | 全系列通用 |
記得我第一次在英國開車遇到roundabout時超緊張,那邊的規則跟台灣完全不一樣,要讓右邊的車先走。而且他們roundabout還有分大小,小的可能就一個路口,大的像倫敦的Swiss Cottage那個,有整整三條車道,不熟悉真的會開到懷疑人生。
說到工程車的後惰輪,這些零件雖然看起來不起眼,但在迴旋處施工時超級重要。像是CAT 259D這類小型挖土機,常常要在都會區的roundabout周邊作業,如果後惰輪出問題,整台車的履帶都會受影響。我有個開工程行的朋友說,他們最怕遇到客戶說「啊就roundabout那邊的工程車怪怪的」,通常都是這些傳動系統的零件要檢查了。

最近開車或騎車時,你有沒有注意到路上出現越來越多圓環狀的設計?什麼是迴旋處?英文原來這樣説”roundabout”,這種交通設計在台灣越來越常見,但很多人還是不太清楚該怎麼正確使用。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實用的交通設施,順便分享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小知識。
迴旋處其實就是一個圓形的交叉路口,車輛必須按照逆時針方向繞行。跟傳統的十字路口比起來,它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讓車流更順暢,減少因為等紅綠燈造成的塞車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進入迴旋處前一定要先讓已經在圓環內的車輛先行,這個規則跟很多人的直覺不太一樣,但真的很重要!
說到迴旋處的英文”roundabout”,這個詞其實蠻有趣的。在英國他們最常用這個說法,但在美國有時候會聽到”traffic circle”或”rotary”。不同國家對於迴旋處的設計也有些差異,像是英國的通常比較小,而法國的則常常很大很壯觀。台灣近年引進的迴旋處設計比較接近英國的風格,直徑大多在30到50公尺左右。
| 國家 | 常用英文說法 | 特色 |
|---|---|---|
| 英國 | roundabout | 通常較小,數量多 |
| 美國 | traffic circle | 較少見,設計簡單 |
| 法國 | rond-point | 常結合藝術裝置 |
| 澳洲 | roundabout | 嚴格禮讓規則 |
在台灣開車遇到迴旋處時,記得要提前打方向燈示意你要出去的方向。如果是第一個出口就打右轉燈,直行或左轉的話就要先打左轉燈,準備出去時再換右轉燈。這個打燈的習慣很多人都不太熟悉,但養成習慣後真的能讓其他用路人更清楚你的動向,減少事故發生。
另外一個實用的小技巧是,如果迴旋處內側有兩線道,通常內側車道是給要左轉或迴轉的車輛使用,外側車道則是給直行或右轉的車輛。不過這還是要看現場的標線和標誌為主,因為每個迴旋處的設計可能有些微差異。下次經過時不妨多注意一下地上的標線,慢慢就會越來越熟悉了。
大家有冇發現同英國人傾計嘅時候,成日聽到”roundabout”呢個字?為什麼英國人超愛用roundabout這個字?其實除咗真係講馬路嘅圓環之外,佢哋仲好鍾意用嚟形容講嘢轉彎抹角嘅情況。英國人嘅溝通文化好重視委婉同禮貌,直接講”no”可能會覺得太粗魯,所以就用”roundabout”嘅方式表達。
以下整理咗幾個英國人常用”roundabout”嘅情境:
| 使用情境 | 例子 | 實際意思 |
|---|---|---|
| 拒絕邀請 | “That’s a lovely idea, perhaps another time?” | 我唔想去 |
| 表達不同意 | “That’s an interesting perspective…” | 我完全唔同意 |
| 拖延回答 | “Let me circle back to that later.” | 我而家唔想講 |
英國人咁鍾意用”roundabout”其實同佢哋嘅歷史文化好有關係。自古以來,英國社會就好重視階級同禮儀,直接了當講嘢可能會得罪人。加上維多利亞時期嘅禮儀規範影響深遠,令到而家嘅英國人仍然保持住呢種迂迴嘅說話風格。好似佢哋嘅道路設計咁,寧願兜個圈都唔想直接衝突。
有趣嘅係,英國各地對”roundabout”嘅使用都有啲唔同。倫敦人可能會更間接啲,而北方人相對直接少少。不過整體嚟講,呢種說話方式已經成為咗英國文化嘅一部分。下次聽到英國朋友講”roundabout”嘅時候,就要諗深一層佢哋真正想表達咩啦!

新手駕駛最怕遇到複雜路況,特別是圓環(迴旋處)這種需要即時判斷的路口。今天就用最生活化的方式來聊聊「新手駕駛如何正確通過迴旋處?英文術語一次學」,順便教你實用的英文術語,下次出國自駕也不慌!
台灣常見迴旋處規則
在台灣,圓環通常採用「外讓內」原則,準備進入的車輛要禮讓已在圓環內的車。記得打方向燈示意(左轉燈進、右轉燈出),時速控制在30公里以下。最常見的錯誤就是突然切換車道或急煞,這些都會讓後方駕駛嚇出一身冷汗啊!
中英文術語對照表
| 中文術語 | 英文術語 | 實用例句 |
|---|---|---|
| 迴旋處 | Roundabout | Enter the roundabout cautiously. |
| 讓路 | Give way | Always give way to the left. |
| 內側車道 | Inner lane | Keep to the inner lane if exiting soon. |
| 方向燈 | Indicator/Turn signal | Signal before exiting. |
實際開車時,記得提前觀察圓環有幾個出口(通常路口會有標示),選擇對應車道。比如要從第三個出口出去,建議走外側車道比較安全。如果開錯路也別緊張,多繞一圈重新選擇就好,千萬別在圓環內倒車或停車,這絕對是NG行為!
最後分享個小技巧:遇到大型圓環(像台北市仁愛路那種),內側車道通常是給直行或左轉車輛使用。如果聽到導航說「請準備駛出迴旋處」(Prepare to exit the roundabout),就要開始慢慢靠右,同時記得打右轉燈提醒其他用路人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