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款台灣人最愛的辟邪小物 | 隨身帶這些東西真的能擋煞 | 老一輩傳下來的辟邪秘方

5款台灣人最愛的辟邪小物 | 隨身帶這些東西真的能擋煞 | 老一輩傳下來的辟邪秘方

台灣人生活中常見的辟邪物件,其實藏著不少有趣的民間智慧。從廟宇求來的平安符到路邊撿的石頭,老一輩總有自己的一套說法。今天就來聊聊這些隨處可見卻又充滿神秘感的小東西,看看它們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。

說到最普遍的辟邪物件,絕對不能不提「鹽」這個家家戶戶都有的東西。老一輩常說搬家要撒鹽、遇到不乾淨的東西也要用鹽淨化,甚至還有人會把鹽裝在小布袋裡隨身攜帶。其實這種習俗不只台灣有,日本也有類似的「盛鹽」習法。另外像榕樹葉、艾草這些植物,也是傳統上認為可以驅邪的好東西,端午節時家家戶戶掛艾草的習俗就是這麼來的。

常見辟邪物件 使用方式 適用場合
撒在角落或隨身攜帶 搬家、感覺不對勁時
榕樹葉 放枕頭下或掛門口 做噩夢、新居入宅
艾草 掛門窗或泡澡用 端午節、身體不適
平安符 隨身佩戴或放車上 日常保平安

現代人雖然比較少講究這些,但還是有不少人會在身上戴些小飾品來求心安。像黑曜石、虎眼石這類的水晶,就被認為有擋煞的功效。有些上班族會在辦公桌擺文昌筆或水晶洞,說是能防小人又招財。這些習慣其實反映出台人既傳統又務實的一面,就算不完全相信,抱著「寧可信其有」的心態也無妨。

科技發達的現在,連辟邪物件也跟上時代了。有人會把手機裡的佛經設成鈴聲,或是下載一些號稱能淨化磁場的APP。雖然效果見仁見智,但這種結合傳統與現代的方式,倒是挺符合台灣人靈活變通的性格。畢竟心誠則靈,重要的是自己覺得安心就好。

辟邪物件

台灣人最愛用的10種辟邪小物,你家有幾樣?這些小物不只是裝飾,更是老一輩傳下來的智慧結晶,從廟口到夜市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。今天就來聊聊這些陪伴台灣人日常的守護小物,看看你家是不是也默默收集了好幾樣呢!
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說到辟邪物品,鹽巴絕對是台灣家庭的基本款。老一輩常說撒鹽能驅邪,所以搬家或覺得運勢不順時,很多人都會在家門口撒鹽。另外,艾草也是熱門選擇,端午節掛艾草的習俗流傳至今,不只驅蚊還能避煞,婆婆媽媽們最愛用艾草水來淨身。而隨身攜帶的平安符更是不能少,幾乎每個人的皮夾或包包裡都有一張從廟裡求來的符咒,特別是行天宮、龍山寺的平安符特別搶手。

排名 辟邪小物 常見用途 使用場合
1 鹽巴 淨化空間、驅邪 搬家、喪事後
2 艾草 驅蚊避煞 端午節、日常淨化
3 平安符 保平安 隨身攜帶
4 八卦鏡 擋煞 掛在門窗
5 水晶 轉運 佩戴或擺放
6 黑曜石 避邪 手鍊、項鍊
7 榕樹葉 驅鬼 放枕頭下
8 大蒜 驅邪 掛門口
9 五帝錢 招財化煞 掛門簾、放錢包
10 紅線 擋桃花煞 戴手腕

除了表格裡的這些,台灣人還有很多有趣的辟邪習慣。像是把榕樹葉放在枕頭下可以防鬼壓床,這招很多大學生租屋時都會用。而五帝錢更是風水師的最愛,不管是掛在大門還是放在收銀台,據說都能招財又擋煞。最近年輕人則流行戴黑曜石手鍊,不只造型好看,還能吸收負能量,成為新一代的辟邪時尚單品。

說到居家辟邪,八卦鏡絕對是台灣街頭常見的風景。老社區的陽台上總能看到幾個八卦鏡對著路口或電線桿,老人家說這樣可以擋掉外面的煞氣。而傳統市場裡賣的大蒜也不只是食材,綁成一串掛在門口,既有鄉村風情又能驅邪,一舉兩得。這些小物雖然看似簡單,但都是台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守護神呢!

為什麼老一輩總説要帶鹽米辟邪?原來是這樣用。這個流傳已久的習俗,其實藏著台灣民間智慧的結晶,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鹽米在傳統習俗中的妙用,保證讓你恍然大悟!

鹽和米在台灣傳統文化中,可不只是調味料和主食那麼簡單。老一輩的人相信,這兩樣東西都具有「潔淨」和「驅邪」的功效。鹽的殺菌特性讓古人聯想到可以淨化不好的氣場,而米作為主食則象徵著「生機」和「豐足」,兩者結合就像隨身攜帶的護身符一樣。特別是在參加喪事、進出醫院,或是覺得運勢不順時,長輩總會叮嚀要帶一小包鹽米在身上。

使用時機 具體做法 民間說法
參加喪禮後 將鹽米撒在門檻或隨身攜帶 避免晦氣跟回家
搬家入厝 用鹽米水擦拭家具角落 淨化新宅驅除不乾淨的東西
覺得運勢不順 放一小包在口袋或枕頭下 轉運擋煞
嬰兒收驚 用鹽米在嬰兒頭上繞三圈 安定魂魄

這些做法雖然沒有科學根據,但卻是台灣人代代相傳的生活智慧。像我有次去醫院探望朋友,阿嬤硬塞給我一包鹽米,說這樣才不會把病氣帶回家。雖然半信半疑,但帶著總覺得心裡踏實許多。現在想想,這些習俗其實反映了先人對未知事物的敬畏,以及用簡單方法尋求安心的生活哲學。


鹽米的用法還不只這些,有些地方會用紅紙包著鹽米放在神桌上,或是遇到「卡到陰」的時候用來灑淨。我鄰居阿春姨更絕,她連出國旅行都要在行李箱放鹽米,說是怕住到不乾淨的旅館。這些看似迷信的做法,背後都是台灣人對平安的祈求,也是傳統文化中很有趣的一部分。

辟邪物件

新手爸媽必看!嬰兒房該放哪些辟邪物品?

各位剛升級當爸媽的朋友們,是不是總覺得寶寶房間要特別注意風水跟辟邪啊?台灣人傳統上真的很重視這個,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樣超實用的嬰兒房辟邪小物,讓寶寶睡得安穩、爸媽也能放心!

首先一定要提的就是「艾草」啦!老一輩都說艾草可以驅邪避凶,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做成香包的款式,掛在嬰兒床旁邊既美觀又有效。記得要定期更換,保持它的香氣喔。再來是「五帝錢」,這個放在寶寶的枕頭下或床墊下面,據說能擋煞招財,很多媽媽都說效果不錯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五帝錢要先用鹽水淨化過再使用會比較好。

辟邪物品 擺放位置 注意事項
艾草香包 床頭或房門 每2-3個月更換
五帝錢 枕頭下或床墊下 使用前需淨化
平安符 床頭或隨身攜帶 定期回廟裡過香火
水晶洞 房間角落 選擇粉晶或紫水晶
虎爺玩偶 床尾 要開光過才有效

說到平安符,這個真的是台灣人的最愛!可以去常去的廟裡求個寶寶平安符,掛在床頭或是縫在寶寶的衣服上都很棒。記得要定期帶回廟裡過香火,保持它的效力。另外像粉晶或紫水晶的水晶洞也很推薦,放在房間角落不僅能辟邪,還能帶來好能量,不過要記得定期淨化就是了。

最後要提醒大家,雖然這些辟邪物品很重要,但最重要的還是保持房間整潔通風、光線充足。台灣天氣潮濕,記得要定期除濕,避免黴菌滋生影響寶寶健康。還有啊,不要太迷信這些物品,該打的預防針、該做的健康檢查一樣都不能少,這樣才能真正保護寶寶平安長大!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