設計師薪水大公開!2025最新行情 | 轉行做設計?先看這5個殘酷真相 | 平面設計接案價目表(2025版)

設計師薪水大公開!2025最新行情 | 轉行做設計?先看這5個殘酷真相 | 平面設計接案價目表(2025版)

在規劃職涯發展時,「職業設計」絕對是每個人都該好好思考的重要課題。就像蓋房子要先畫藍圖一樣,職業生涯也需要有系統地規劃,才能讓工作不只是餬口的工具,更能成為實現自我價值的舞台。今天我們就來聊聊,如何透過幾個簡單步驟,為自己打造一份專屬的職業發展地圖。

首先,職業設計最基礎的就是了解自己的興趣與專長。你可以試著列出下面這張表格,幫助自己更清楚地定位:

項目 自我評估(1-5分) 備註
程式設計能力 4 曾獨立完成小型專案
行銷創意 3 喜歡發想社群文案
外語能力 2 日常對話沒問題
團隊領導 5 在社團常擔任組長角色

做完這個簡單的自我評量後,你會發現某些領域特別突出,這些可能就是未來職業發展的重點方向。不過要記得,職業設計不是一成不變的,隨著經驗累積和環境變化,每隔一段時間都該重新檢視這份評估表。

接下來要考慮的是產業趨勢。以2025年來說,AI相關職缺持續火熱,但傳統產業的數位轉型人才也很搶手。建議可以多關注產業動態,參加一些職涯講座或工作坊,這些都是獲取第一手資訊的好管道。我認識一位朋友原本在傳統製造業,後來透過線上課程學習數據分析,現在已經成功轉型成為廠區的智慧製造專員,這就是很棒的職業設計案例。

實務上,職業設計還需要考量到現實條件。比如說,你想往國際業務發展,但現階段外語能力還不夠,就可以規劃先從國內業務做起,同時進修語言課程。或是你想轉行當UI設計師,但沒有相關經驗,不妨先從接案平台的小案子開始累積作品集。記住,職業設計最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,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。

最後想提醒的是,職業設計不只是找工作這麼簡單,它更關乎你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。有些人適合穩定朝九晚五的工作,有些人則偏好彈性自由的接案模式,這都沒有對錯,關鍵是要誠實面對自己的需求。畢竟,一份真正適合的職業,應該要能讓你每天起床都充滿期待,而不是勉強自己去配合別人的期待。

職業 設計


設計師都在做什麼?揭密台灣設計師的日常

每次看到設計師朋友在咖啡廳對著筆電皺眉頭,你是不是也很好奇他們到底在忙什麼?其實台灣設計師的日常比你想像中更豐富多元,不只是畫圖那麼簡單。從接案溝通、市場調研到熬夜趕稿,每個環節都有滿滿的故事。今天就來帶大家看看,這些創意工作者的一天到底是怎麼過的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很多設計師早上第一件事不是打開繪圖軟體,而是先處理客戶的「緊急需求」。你可能不知道,光是理解客戶想要的「高大上但不要太複雜」這種抽象要求,就要花掉大半時間。接著就是無止境的修改輪迴,從LOGO顏色到字體大小,每個細節都要反覆確認。有時候客戶突然說「還是用第一版好了」,真的會讓人想摔滑鼠啊!

時間段 常見工作內容 心情指數
09:00-12:00 回覆客戶郵件、開會討論需求 😅
12:00-14:00 邊吃便當邊找靈感、看設計趨勢 😐
14:00-18:00 實際執行設計、與團隊協作 😊
18:00-22:00 修改稿件、應付突發需求 😫

下午通常是設計師最專注的黃金時段,終於能靜下心來做設計。不過現實是,你可能正在畫海報,突然要幫忙修老闆女兒的畢業紀念冊;或是網站做到一半,客戶臨時要加個「會動的效果」。台灣設計師最厲害的就是這種隨機應變的能力,畢竟在這個產業,會設計只是基本,還要會當心理諮商師(安撫客戶)、專案經理(控制進度)甚至魔術師(把不可能的預算變出好作品)。

到了晚上,你可能以為設計師都在享受下班生活,其實很多人還在電腦前奮戰。有些是自發性地進修新軟體,有些是被迫趕死線。台灣設計圈競爭激烈,不持續精進很快就會被淘汰。所以別再問「你們不就畫畫圖而已嗎」,這份工作需要的熱情和抗壓性,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。

什麼時候該找設計師?5個需要專業設計的時機

最近很多朋友都在問,到底什麼情況下該花錢請設計師?其實啊,設計這東西就跟看病一樣,小感冒可以自己買成藥,但遇到嚴重症狀還是要找專業的。今天就來分享5個真的需要找設計師的關鍵時刻,這些情況自己硬搞反而容易花更多冤枉錢喔!

首先最常見的就是品牌識別設計,很多創業的朋友會自己用Canva拼湊LOGO,但專業設計師能幫你從品牌定位、色彩心理學到整體視覺系統一次搞定。像我們巷口那家新開的咖啡廳,老闆自己做的LOGO像小朋友畫的,後來花錢請設計師重新設計後,整個質感提升超多,生意也跟著變好了。


第二個時機是網站或APP介面設計,這真的不能開玩笑。自己用模板網站雖然便宜,但使用者體驗差、轉換率低,最後反而損失更多客戶。好的UI/UX設計師會根據使用者行為來規劃動線,讓你的網站不只漂亮還很好用。

時機 自己做的風險 專業設計的優勢
品牌識別 缺乏一致性、辨識度低 建立完整視覺系統
網站/APP 使用者體驗差、轉換率低 提升使用流暢度
印刷品 色彩偏差、印刷品質差 確保輸出效果
包裝設計 無法吸引消費者目光 提升產品價值感
空間設計 動線不佳、利用率低 創造舒適環境

再來是印刷品設計,這個超多人踩雷!自己設計的名片或DM常常遇到色彩偏差、裁切不準的問題。專業設計師會幫你注意印刷規範、出血設定,甚至連紙質都會幫你挑選。我表姊上次結婚喜帖自己設計,結果印出來顏色整個跑掉,重印反而花更多錢。

產品包裝設計也是需要專業的領域,現在消費者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包裝。好的包裝設計能讓產品看起來更有價值,甚至願意多花錢購買。像我們台灣很多農產品,原本賣相普通,經過設計師重新包裝後,價格可以直接翻倍還賣得更好。

最後是商業空間設計,無論是店面、辦公室還是展場,專業的空間設計師能幫你把坪效發揮到最大。他們會考慮動線、照明、機能性,讓空間不只漂亮還很好用。我朋友開的早午餐店原本自己隨便裝潢,後來請設計師改造後,座位數沒變但客人回流率提高超多。

職業 設計

平面設計VS網頁設計:台灣設計產業大不同

最近跟幾個做設計的朋友聊天,發現台灣的平面設計和網頁設計真的差很大耶!雖然都是設計領域,但工作內容、技能要求跟產業現況完全是不一樣的世界。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兩者在台灣市場的差異,給想入行或轉換跑道的人參考參考。

先說說平面設計,這塊在台灣算是傳統但穩定的市場。從街邊的傳單、餐廳菜單到百貨公司的DM,到處都能看到平面設計的蹤影。台灣中小企業多,對品牌視覺的需求一直很旺盛,特別是近年文創產業崛起,更需要有溫度的平面設計。不過這行競爭也激烈,除了要會Photoshop、Illustrator這些基本款,現在還得懂點攝影和手繪才能脫穎而出。

至於網頁設計,隨著數位轉型浪潮在台灣越來越熱門。不只科技公司需要,連傳統產業都在搶人。跟平面設計最大的不同是,網頁設計要考慮使用者體驗(UX)和互動效果,光是美觀不夠,還要會寫基本的HTML/CSS,甚至要懂一點JavaScript。台灣很多網頁設計師都是從接案開始,慢慢累積作品集後再進到企業或數位代理商。

比較項目 平面設計 網頁設計
主要工具 Photoshop, Illustrator Figma, Adobe XD
技能要求 排版、色彩學、印刷知識 UX/UI設計、前端基礎
接案行情 單件NT$3,000-20,000 專案NT$50,000-300,000
熱門職缺 美編、品牌設計師 UI設計師、前端工程師
產業集中地 台北、台中文創園區 新竹科學園區、內科

在台灣,平面設計的工作節奏通常比較固定,但網頁設計案子常常要配合工程師的開發時程,加班情況會多一點。薪資方面,剛入行的網頁設計師起薪通常比平面設計高個3-5K,不過這也要看公司規模和地區。台北的薪資水平最高,但中南部的設計案單價相對低,很多設計師會選擇遠端接案來增加收入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