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鳥築巢全紀錄!超萌過程看這裡 | 陽台驚見鳥巢?這樣做最友善 | 都市小鳥築巢攻略大公開

小鳥築巢全紀錄!超萌過程看這裡 | 陽台驚見鳥巢?這樣做最友善 | 都市小鳥築巢攻略大公開

最近陽台來了一對小鳥築巢,每天清晨都被牠們忙碌的啁啾聲喚醒。看著牠們啣著樹枝、羽毛來回飛翔,突然覺得這種為了安家而努力的身影,跟我們人類拼命工作買房的樣子莫名相似呢!

這些小建築師們挑選材料可講究了,我偷偷觀察到牠們的採購清單:

材料種類 用途說明 取得難度
細樹枝 巢穴骨架 🌟🌟(要挑粗細適中)
乾草葉 內襯鋪墊 🌟(隨處可見但怕淋濕)
蜘蛛絲 天然黏膠 🌟🌟🌟(要趁清晨露水未乾時採集)
羽毛 保溫層 🌟🌟(得等換羽季節或撿其他鳥掉的)

最有趣的是牠們的施工流程,完全就是迷你版工地現場!先用樹枝打底做成碗狀,接著像編籃子那樣交錯纏繞。有次看到牠們為了固定一根不聽話的樹枝,整整花了二十分鐘調整角度,那個認真勁頭讓我忍不住在窗邊幫牠們加油。

鄰居阿嬤說這是白頭翁,在台灣很常見。牠們特別喜歡選人類住家附近築巢,可能是覺得有屋簷遮雨比較安全。現在我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輕手輕腳拉開窗簾,看工程進度到哪了。前天母鳥開始叼來軟軟的棉花絮鋪內層,看來是要準備下蛋啦!

這些小傢伙教會我,原來最好的房子不是最豪華的,而是最用心的。牠們連撿來的每片葉子都要用喙整理老半天,這種態度讓人看了莫名感動。雖然鳥巢最後可能也就用個一季,但那份專注把家弄好的心情,跟我們裝潢新家時其實沒什麼不同呢。

小鳥 築巢


小鳥為什麼要築巢?原來背後有這些暖心原因。每次看到樹梢上小巧精緻的鳥巢,總會讓人忍不住停下腳步多看幾眼。其實這些看似簡單的建築,可是鳥爸鳥媽們花了好多心思才完成的愛心工程呢!牠們不辭辛勞地叼來一根根樹枝、一片片葉子,就是為了給即將到來的小寶貝們一個溫暖的家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鳥巢可不只是單純的遮風避雨場所,它還肩負著許多重要任務。首先當然是保護脆弱的鳥蛋,避免被其他動物偷走或是不小心滾落。再來就是維持適當溫度,鳥媽媽會用柔軟的羽毛鋪在巢裡,讓蛋能夠在穩定的環境中孵化。最有趣的是,有些鳥類還會特別選擇有特殊氣味的植物來築巢,這樣能有效驅趕討厭的寄生蟲呢!

築巢材料 功能 常見使用鳥種
樹枝 結構支撐 麻雀、鴿子
羽毛 保暖 燕子、知更鳥
泥土 固定形狀 家燕
蜘蛛絲 增加彈性 蜂鳥
苔蘚 防潮隔熱 山雀

觀察不同鳥類的築巢方式真的超有趣!像是燕子偏愛在人類的屋簷下築巢,用泥土一點一點堆砌出碗狀的家;而啄木鳥則直接在樹幹上鑿洞,省去了收集材料的麻煩。有些聰明的鳥兒甚至會「裝潢」自己的巢,用亮晶晶的瓶蓋或彩色塑膠片來吸引配偶,這招在求偶季節特別管用呢!下次看到樹上的鳥巢,不妨多留意一下它的構造,你會發現這些小建築師的智慧真的不容小覷。

鳥爸鳥媽們從選址開始就超級講究,既要隱蔽安全,又要方便覓食。牠們會反覆測試樹枝的承重力,確認不會被風吹垮。築巢期間常常可以看到牠們來回奔波的身影,有時候一天要飛上百趟呢!這種為了下一代無私付出的精神,真的讓人看了既佩服又感動。難怪有人說,鳥巢不只是動物的住所,更是滿載父母之愛的溫暖搖籃。

台灣常見哪些小鳥會築巢?這5種你絕對看過!走在台灣的公園或郊區,常常能看到各種小鳥忙著築巢的身影。這些可愛的小鄰居其實就在我們身邊,只是平常可能沒特別注意。今天就來介紹幾種台灣最常見的築巢鳥類,下次看到牠們叼著樹枝或羽毛飛過,你就知道牠們在忙什麼啦!

首先一定要提的就是麻雀,這種灰褐色的小傢伙超級適應都市生活。牠們最愛在建築物的縫隙、冷氣機後面或是屋簷下築巢,用的材料也很隨性,從乾草、羽毛到塑膠繩都能拿來用。再來是白頭翁,頭頂那搓白毛超好認,牠們偏好在樹枝分叉處築碗狀的巢,有時候連曬衣架都不放過,曾經有網友分享過牠們在陽台衣架上築巢的可愛畫面。


另外三種常見的築巢鳥類是:

鳥類名稱 築巢特色 常見地點
綠繡眼 用蜘蛛絲固定巢材 灌木叢或低矮樹枝
紅嘴黑鵯 巢形像淺碗 相思樹或榕樹上
家燕 泥巴混草莖的壺形巢 騎樓天花板或門廊

綠繡眼的巢超精緻,牠們會用蜘蛛絲把苔蘚、植物纖維牢牢固定,做成一個超Q的小杯子。紅嘴黑鵯的叫聲很特別,牠們的巢通常不會太高,在公園的樹上仔細找就有機會看到。家燕就更不用說了,每年春天都會飛回來修補舊巢或蓋新家,那些黏在騎樓下的泥巴巢就是牠們的傑作,有時候還會為了爭地盤吵架呢!

這些小鳥的築巢行為其實很有趣,像是麻雀會偷偷觀察人類然後學著用新材料,白頭翁則是一對夫妻一起分工合作。下次出門不妨多抬頭看看,說不定就能發現牠們正在忙著蓋房子的可愛模樣。記得保持適當距離觀察就好,可別打擾到這些辛勤的鳥爸媽喔!

小鳥 築巢

最近在陽台發現有小鳥開始築巢,才驚覺原來又到了鳥兒們最忙碌的季節!小鳥築巢的最佳時機是什麼時候?季節大公開這個問題,其實跟氣候、食物來源息息相關。在台灣,大部分野鳥都會選擇春季到初夏這段時間築巢,因為這個時候天氣溫暖又不會太熱,而且昆蟲、果實等食物來源最豐富,剛好可以讓鳥寶寶順利長大。

觀察這些年來的紀錄,不同種類的鳥其實築巢時間會有些微差異。像是常見的麻雀、白頭翁這些都市鳥類,通常從2月就開始物色地點,到3-4月進入築巢高峰期。而像是綠繡眼這種比較害羞的鳥類,則會等到4-5月才開始動作。最晚的大概是夜鷺,常常拖到6月才慢悠悠地開始築巢。

鳥類種類 開始築巢時間 築巢高峰期
麻雀 2月下旬 3-4月
白頭翁 3月初 3-4月
綠繡眼 4月初 4-5月
夜鷺 5月底 6月

如果你家附近有樹木或適合築巢的環境,這段時間不妨多留意一下。鳥爸媽們會很認真地來回叼樹枝、枯草,有時候一天要飛好幾十趟呢!特別是在清晨時分,最容易看到牠們忙碌的身影。記得要保持適當距離觀察,太靠近可能會嚇到這些害羞的小建築師喔。

其實鳥兒選擇築巢時間真的很聰明,牠們會避開颱風季節,也不會選在冬天食物短缺的時候。像現在7月中,雖然還看得到一些晚築巢的鳥家庭,但大部分都已經進入育雛尾聲了。下次看到樹上有鳥巢,不妨觀察一下築巢的材料,有些鳥會用塑膠繩甚至毛線,這些人類留下的東西反而成了牠們的好幫手呢!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