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寒到!這5招讓你暖呼呼 | 大寒節氣必吃這3樣 | 你不知道的大寒習俗

大寒到!這5招讓你暖呼呼 | 大寒節氣必吃這3樣 | 你不知道的大寒習俗

大寒到,年味濃!每年1月20日左右就是24節氣中的「大寒」,這天不僅是全年最冷時節,更是台灣人準備過年的重要節點。老一輩常說「大寒不寒,人馬不安」,這時候寒流最愛來報到,衣櫃裡的發熱衣、羽絨外套通通要出動,但冷歸冷,街頭巷尾已經開始飄散著臘肉、香腸的鹹香味,讓人忍不住期待圍爐的溫暖。

說到大寒習俗,絕對不能漏掉「尾牙祭」!公司行號在這天辦尾牙宴慰勞員工,傳統上老闆還會準備「刈包」象徵把厄運包走。家裡長輩也忙著「炊粿」,紅龜粿、發粿蒸得滿屋子香,這些習俗背後都藏著台灣人對來年「好彩頭」的期待。不過要特別注意,大寒期間有些禁忌要遵守,像是:

禁忌事項 原因
避免大清早洗頭 寒氣易從頭頂入侵
忌諱搬家動土 天氣寒冷不利施工
不宜過度勞累 陽氣衰弱需養精蓄銳

這時候的當令食材最適合進補,薑母鴨、麻油雞攤位總是大排長龍。中醫師建議可以多吃黑色食物如黑木耳、黑芝麻,搭配老薑和枸杞煮湯,既能驅寒又養腎。市場裡賣羊肉爐的老闆笑說:「大寒這天我的湯頭會特別加當歸、黃耆,客人喝完渾身暖呼呼,連外套都穿不住咧!」

有趣的是,農民曆上的諺語也透露著天氣密碼。「大寒見三白,農人衣食足」說的是如果這天下雪,來年就會豐收;而「大寒不寒,春分不暖」則提醒大家,如果冬天不夠冷,反而要擔心春天會反常。這些老祖宗的智慧,至今仍是許多務農人家判斷農事的重要依據。

大寒


大寒是什麼?台灣人必知的24節氣冷知識,其實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氣象智慧呢!在台灣,雖然冬天不像大陸型氣候那麼冷冽,但大寒前後還是有明顯的溫度變化。這個節氣通常落在國曆1月20日左右,正好是農曆年前最忙的時候,阿嬤總會說「大寒不寒,人馬不安」,意思就是如果這時候不夠冷,來年反而容易有病蟲害喔!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說到台灣的大寒習俗,最有趣的就是「補冬」文化啦!中南部常會燉麻油雞、薑母鴨,北部則流行吃羊肉爐,這些溫補料理不只禦寒,還隱含著「冬藏」的養生概念。記得小時候巷口的藥膳攤,每到這個時節老闆就會掛出「大寒進補」的紅布條,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好溫暖~

節氣特徵 台灣在地現象 民間習俗
一年中最冷時段 陽明山偶爾飄霜 吃糯米飯、桂圓紅棗茶
東北季風增強 新竹風大到像天然吹風機 曬臘肉、灌香腸好時機
晝夜溫差大 台南清晨18度中午飆到28度 老人家叮嚀「穿脫衫要勤快」

其實觀察台灣的大寒天氣超有意思!像去年高雄還出現27度高溫,但合歡山卻下雪,這種「南北兩樣情」的極端現象越來越常見。氣象專家說這跟都市熱島效應有關,難怪現在年輕人常笑說「大寒無寒,只剩7-11關東煮在提醒冬天」。不過老一輩還是堅持要遵循古法,我家樓下中藥行每到這時節,當歸、黃耆這些補品銷量都會翻倍呢!

說到節氣食物,台灣人真的很會因地制宜。除了傳統的堅果類,中部的朋友會推薦大寒吃柿餅,說是可以潤肺;屏東的親戚則推薦黑糖薑茶驅寒。這些飲食智慧都是根據在地氣候慢慢調整出來的,像我們家就會用當季的柳丁加蜂蜜煮熱飲,比超商賣的熱可可還暖心~

2025年大寒日期是哪天?節氣時間一次看懂!每年1月20日前後就是大寒節氣,2025年的大寒剛好落在1月20日星期一,具體時間是上午11點23分。這個時間點是根據太陽到達黃經300°來計算的,台灣氣象局都會提前公佈精確到分鐘的節氣時刻表,農民曆上也都能查到這些資訊。

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,通常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。老人家常說「大寒不寒,人馬不安」,就是形容這時候如果還不冷,反而對農作物和牲畜不好。不過這幾年氣候變遷,有時候大寒反而沒那麼冷,像2024年的大寒台北還出現20度以上的高溫呢!


這邊幫大家整理2025年大寒前後幾個重要節氣的日期和時間:

節氣名稱 日期 時間
小寒 2025/01/05 16:32
大寒 2025/01/20 11:23
立春 2025/02/03 22:10

大寒前後正是台灣人最愛進補的時節,薑母鴨、麻油雞的生意都特別好。這時候市場上的蔬菜價格也會波動,像高麗菜、白菜這些耐寒的蔬菜會比較便宜,但葉菜類可能就會漲價。很多家庭主婦都會趁這個時候多買些高麗菜來做泡菜或曬菜乾,這些都是台灣人過冬的智慧啊!

大寒

最近天氣開始轉涼,大家是不是也感覺到冬天真的來了呢?為什麼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?氣象專家解析這個現象其實跟地球運轉和太陽照射角度有關。雖然冬至是白天最短的一天,但氣溫最低通常會落在大寒前後,這跟「積寒效應」有很大關係。就像我們煮開水需要時間一樣,地球吸收和釋放熱量也需要時間差,所以最冷的時候會比日照最短的時間晚一些。

說到這裡,先來看看台灣幾個主要城市在大寒期間的平均溫度:

城市 平均低溫(°C) 平均高溫(°C) 特徵
台北 12-14 18-20 濕冷,體感溫度更低
台中 13-15 20-22 日夜溫差較大
高雄 15-17 23-25 相對溫暖,但仍有涼意

除了積寒效應,冬季季風也是讓大寒特別冷的原因。這時候東北季風正強,加上蒙古高壓帶來的冷空氣,讓台灣尤其是北部地區特別有感。而且啊,大寒前後經常會遇到「寒流」來襲,氣象局發布低溫特報的機率也最高。記得去年大寒期間,台北還出現過10度以下的低溫,讓不少人都冷到受不了。

另外一個很多人不知道的點是,大寒時節地表已經累積了很長時間的冷卻效果。從秋分開始,北半球接收到的太陽能量就越來越少,到了大寒前後,整個地表和海水的溫度都降到最低點。這就像我們把冰塊放進冰箱,不是馬上就結冰,而是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會完全凍結一樣。所以即使日照時間開始慢慢變長,但溫度回升還是需要時間的啦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