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下水井申請懶人包 | 自家打井必看!申請流程 | 水井申請常見問題解答
最近有朋友在問關於地下水井申請的事情,才發現原來在台灣挖水井不是想挖就能挖的,還得經過政府核准才行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,在台灣申請地下水井需要注意哪些事情,還有整個流程大概是怎樣跑的。
首先要知道,根據《水利法》規定,除了家用井以外,其他用途的水井都要向主管機關申請許可。特別是農地、工廠這些地方要挖井,一定要先申請核准,不然被查到可是會被罰款的。申請時要準備的文件還不少,包括土地所有權狀、井位配置圖、用水計畫書等等,建議大家可以先打電話去當地水利局問清楚,免得白跑一趟。
這邊整理一個簡單的表格,讓大家看看不同縣市的申請單位和聯絡方式:
| 縣市 | 主管機關 | 聯絡電話 |
|---|---|---|
| 台北市 |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 | 02-2725-8186 |
| 新北市 | 新北市政府水利局 | 02-2960-3456 |
| 台中市 | 台中市政府水利局 | 04-2228-9111 |
| 高雄市 | 高雄市政府水利局 | 07-799-5678 |
申請流程其實不算太複雜,但就是文件要準備齊全。首先要去地政事務所申請土地登記謄本,然後找專業技師繪製井位配置圖,再填寫申請書送到水利局。通常審查時間大概要1-2個月,期間可能會有人員到現場會勘,確認你申請的位置沒有問題。通過後會拿到水權狀,這時候才能開始動工挖井。
有些農民朋友會問,為什麼現在申請水井這麼麻煩?其實是因為台灣地層下陷問題越來越嚴重,政府才會加強管制。像雲林、彰化這些地層下陷嚴重的地區,現在要申請新水井幾乎是不可能了。所以如果你家的地是在這些區域,可能要考慮其他取水方式,比如接自來水或是收集雨水來用。

誰需要申請地下水井?這些行業最常需要
在台灣,很多行業其實都需要用到地下水井,但你知道哪些行業最常需要申請嗎?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,順便整理一些常見的用途給大家參考。其實不只是農業或工業,連一些你想不到的產業也會用到地下水井呢!
首先當然是農漁業啦!台灣很多農民都會申請地下水井來灌溉,特別是在缺水季節,地下水就變成救命水了。養殖業也很需要,像是養魚、養蝦的場子,水質跟水量都很重要。再來就是建築工地,很多大型工程在施工期間都需要大量用水,這時候打口臨時水井就方便多了。
下面整理幾個最常需要申請地下水井的行業給大家參考:
| 行業類別 | 主要用途 | 申請頻率 |
|---|---|---|
| 農業 | 灌溉、果園用水 | 非常高 |
| 養殖業 | 魚塭、蝦池供水 | 高 |
| 建築業 | 工地施工用水 | 中高 |
| 工業 | 冷卻水、製程用水 | 中 |
| 溫泉業 | 溫泉水源開發 | 中低 |
除了上面這些,其實還有很多特殊情況會需要申請。比如說有些偏遠地區的自來水還沒普及,居民就會申請家用地下水井。或是有些工廠因為製程需要特別的水質,也會選擇自己打井取水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現在台灣對地下水管制越來越嚴格,申請前最好先了解當地法規,免得白跑一趟。
說到申請流程,其實每個縣市規定都不太一樣。像在台南跟屏東這種農業大縣,申請的人就特別多,審核也會比較嚴格。建議要申請的話,可以先打電話去當地水利局問清楚,準備好相關文件再送件,這樣才不會耽誤到用水時間。畢竟對很多行業來說,水就是生計啊!
最近好多農友都在問:「什麼時候該申請水井?最佳申請時機大公開」,其實申請水井的時機真的超重要,太早太晚都會影響到後續使用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關鍵時間點,讓你可以順利申請又不會白做工。首先要注意的是,台灣的枯水期和豐水期會直接影響到水井的出水量,所以最好避開這些時段來申請,才不會挖到沒水的井啊!
一般來說,最適合申請水井的時間是在每年的10月到隔年2月之間,這時候地下水位比較穩定,水務單位審核速度也會比較快。不過還是要看地區啦,像南部和北部的狀況就不太一樣。下面這個表格整理出各縣市的建議申請時段,大家可以參考看看:
| 地區 | 最佳申請月份 | 備註 |
|---|---|---|
| 北部地區 | 11月-1月 | 避開東北季風季節 |
| 中部地區 | 10月-12月 | 雨季結束後水位穩定 |
| 南部地區 | 12月-2月 | 避開夏季颱風季節 |
| 東部地區 | 10月-1月 | 冬季降雨量較少時期 |
另外要提醒大家,申請水井前最好先觀察一下當地的地下水位變化,可以去附近農田問問有經驗的老農民,他們通常都知道什麼時候挖井最合適。還有啊,現在政府對於水井的管制越來越嚴格,申請文件要準備齊全,建議可以提前2-3個月開始跑流程,才不會耽誤到後續的農作時程。記得要先去鄉鎮公所或水利會問清楚最新規定,每個地方的要求可能不太一樣喔!
如果是打算用來灌溉的話,最好在作物種植前3個月就開始準備,因為從申請到實際能用水,中間可能要等個1-2個月。特別是遇到公務機關的作業高峰期,像是過年前後或是年底結案的時候,審核速度會更慢。所以寧可早點準備,也不要等到真的沒水用了才在急急忙忙申請,這樣風險太大了。現在很多地區都有線上申請系統,可以先上網查查看,能省下不少跑公所的時間呢!

最近有朋友問我:「地下水井申請要準備什麼文件?懶人包在這!」其實申請水井沒有想像中複雜,但準備文件確實需要花點心思。今天就來分享我在幫親戚申請時整理的實用資訊,讓大家少走冤枉路。首先要注意的是,不同縣市的規定可能有些微差異,建議先打電話去當地水利局確認最新要求,免得白跑一趟。
申請地下水井最重要的就是土地證明文件,這個絕對不能少。如果你是土地所有權人,要帶身分證正反面影本和土地登記謄本;如果是租地或借地使用,還要多準備土地使用同意書,而且記得要蓋地主的大小章。另外像建築執照或農地農用證明這些,也要看你的使用目的來準備。
| 必備文件 | 注意事項 |
|---|---|
| 申請書 | 水利局網站可下載,要貼身分證影本 |
| 土地登記謄本 | 最近3個月內的,地政事務所申請 |
| 身分證影本 | 正反面都要清晰 |
| 土地使用同意書 | 非地主申請時需要 |
| 位置圖 | 1/500或1/1000比例尺,標示水井位置 |
除了這些基本文件,有些特殊情況要額外準備資料。比如在農地挖井要有農用證明,在建築用地則要附建照或使照。我上次幫叔叔辦的時候,還遇到要附上周邊50公尺內既有水井的調查表,這個可以請里長幫忙確認。建議大家把所有文件都準備齊全再去申請,才不會因為補件拖到時間。
另外提醒一下,現在很多縣市都有線上申請系統了,像新北市就能直接上傳文件電子檔,不用特地跑現場。不過還是建議第一次申請的人先去水利局櫃檯問清楚,當場有問題可以直接問承辦人員。記得所有文件影本都要清晰,模糊的話可能會被退件,我朋友就因為這樣多跑了好幾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