颱風天必看!防淹水5招超實用 | 你家會淹嗎?颱風淹水熱區公開 | 颱風後家裡發黴怎麼辦?3招解決

颱風天必看!防淹水5招超實用 | 你家會淹嗎?颱風淹水熱區公開 | 颱風後家裡發黴怎麼辦?3招解決

最近台灣又進入颱風季節,台風水害的問題又開始讓大家頭痛了。每次颱風來襲,不是淹水就是土石流,真的讓人很無奈。特別是住在低窪地區或是山坡地的朋友,每次颱風警報一發布就要開始提心吊膽,這種心情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。

說到防颱準備,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沙包吧!但你知道嗎,現在有些地方政府已經開始改用更先進的防水閘門了。不過這些設備也不是每個地方都有,所以平常還是要做好基本的防災準備。像是檢查排水溝有沒有堵塞、把陽台的花盆收進來,這些小動作都能減少颱風帶來的損害。

防颱準備項目 重要性 準備時間
儲備飲用水 ★★★★★ 颱風前3天
固定門窗 ★★★★☆ 颱風前1天
準備手電筒 ★★★☆☆ 平時就要準備
清理排水溝 ★★★★☆ 颱風前1週

颱風過後最麻煩的就是清理工作了。記得去年有個颱風過後,我家巷口的便利商店整個貨架都泡在水裡,店員邊清理邊嘆氣說這些損失都要自己吸收。其實不只商家,一般住家遇到淹水也很慘,家具泡水、電器報銷,光是想到要重新裝修就頭大。有些比較嚴重的地區,甚至要好幾個月才能恢復正常生活。

現在科技這麼發達,氣象預報也越來越準確,但面對大自然的威力,人類還是很渺小。每次看到新聞報導哪裡又淹水、哪裡又有土石流,就覺得很心疼。特別是那些老人家,行動不方便又要面對天災,真的很需要大家多關心。社區裡的防災演練真的要認真參加,畢竟誰也不知道下次颱風會帶來多大的災害。

台風水害

颱風來襲前,我們該怎麼做好防災準備?每次颱風來之前總是讓人手忙腳亂,其實只要提前做好這幾件事,就能大大降低災害帶來的影響。首先最重要的是檢查家裡門窗是否牢固,老舊公寓要特別注意,可以用膠帶在玻璃窗貼「米」字型加強防護,避免強風吹破造成危險。


家裡一定要準備「防災包」,這可不是開玩笑的!根據消防署建議,至少要準備這些東西: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物品類別 必備內容物 備註
飲食 礦泉水、乾糧、罐頭 準備3天份量
照明 手電筒、備用電池 避免使用蠟燭以防火災
醫療 急救箱、常用藥品 慢性病藥物要特別注意
重要文件 身分證、健保卡影本 用防水袋密封
其他 現金、行動電源、輕便雨衣 小面額鈔票較實用

陽台和頂樓的雜物一定要收好,特別是花盆、曬衣架這些容易被風吹走的物品。去年颱風就有鄰居的盆栽從五樓飛下去,差點砸到路人,真的很危險。如果住在低窪地區或山坡地,要特別留意地方政府發布的疏散通知,該撤離時千萬不要鐵齒。

記得把車子移到地勢較高的地方,地下室停車場在颱風天根本就是大型游泳池。去年朋友的新車就這樣泡水報銷,保險理賠還一堆麻煩。手機要充滿電,最好準備個行動電源,停電時才能隨時接收最新災情資訊。

為什麼台灣每年夏秋之際颱風特別多?

每年到了7-10月,台灣人最常討論的話題之一就是「為什麼台灣每年夏秋之際颱風特別多?」其實這跟台灣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有很大關係。台灣剛好位於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區的邊緣,加上夏季海水溫度升高,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颱風孵化場。而且台灣地形特殊,中央山脈就像個天然的「颱風吸塵器」,常常把路過的颱風都吸引過來。

颱風生成的關鍵因素

要形成颱風,需要幾個重要條件:溫暖的海水(26.5°C以上)、足夠的水氣供應、以及適當的大氣環境。夏秋之際的西北太平洋簡直就是颱風的「豪華套房」,海水溫度高、濕度大,加上季風環流配合,颱風一個接一個生成。台灣剛好就在這個颱風走廊上,想躲都躲不掉。


月份 平均颱風生成數 影響台灣機率
7月 4.1個 35%
8月 5.5個 45%
9月 5.0個 50%
10月 3.8個 30%

從表格可以看到,8-9月是颱風最活躍的時期,這時候太平洋高壓的位置剛好會把颱風往台灣方向推。而且台灣東部海域的海水特別溫暖,颱風經過時常常會增強,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常聽到「颱風接近台灣時突然變強」的原因。另外,台灣附近的大氣環境也很適合颱風發展,高層輻散好、風切變小,颱風可以長得又大又圓。

除了自然因素,其實全球暖化也讓颱風變得更多更強。近年來海水溫度持續升高,颱風的強度和降雨量都有增加趨勢。像去年(2024)的強颱「山貓」就是個很好的例子,它在接近台灣時快速增強,帶來破紀錄的降雨量。這也讓台灣的防災工作變得更加重要,畢竟我們就住在颱風的必經之路上啊!

台風水害

颱風天停班停課標準到底是怎麼決定的?每次颱風來襲前,大家最關心的就是明天要不要上班上課。其實這個決定可不是隨便喊喊的,背後有一套完整的評估機制,主要看「風力」和「雨量」兩大指標,再配合各地的實際狀況來判斷。

首先要知道,停班停課的決定權在「各縣市政府」,不是中央統一規定喔!地方政府會參考中央氣象署的預報資料,通常會在晚上10點前宣布隔天是否停班停課。如果颱風變化太快,也可能在清晨5點前再做最後確認。

颱風假判斷標準表格:

評估項目 停班停課標準 備註
平均風力 達7級以上 陣風可能達10級
24小時累積雨量 達350毫米以上 山區標準可能下修
交通狀況 主要道路中斷或淹水 會考量救災車輛通行
電力供應 大規模停電影響民生 超過1萬戶以上受影響

除了這些數字標準,實務上還會考慮很多「在地因素」。像是有些山區部落,只要預測雨量稍微大一點就可能先預防性停班課,因為土石流的風險很高。而離島地區更要看船班和飛機能不能正常起降,畢竟交通一斷就是好幾天。

另外要注意的是,就算達到停班課標準,有些特殊行業還是要上班啦!像是醫院、警消、媒體、電力維修這些民生必需的行業,颱風天反而更忙。所以每次宣布停班課時,縣市長臉書都會被灌爆,有人喊爽放假,也有人抱怨為什麼要上班,真的很兩難啊!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