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古名知多少?原來這樣叫 | 福爾摩沙之外 台灣還有這些古名 | 課本沒教!台灣的5個神秘古名

台灣古名知多少?原來這樣叫 | 福爾摩沙之外 台灣還有這些古名 | 課本沒教!台灣的5個神秘古名

你知道嗎?台灣古名其實超多的,從大航海時代開始,這塊寶島就被各國航海家取了不同的名字。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這些有趣的歷史,保證讓你長知識!

最早記載台灣的文獻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,當時被稱為「夷洲」。到了明朝,福建人習慣叫這裡「小琉球」,因為跟琉球群島有點像。不過最經典的還是葡萄牙水手在16世紀經過時驚呼「Ilha Formosa!」(美麗之島),從此「福爾摩沙」這個名字就紅遍歐洲啦。

來看看各時期台灣的不同稱呼:

時期 名稱 由來
三國 夷洲 《臨海水土志》最早記載
隋朝 流求 隋煬帝派兵探險時的稱呼
明朝 小琉球 福建漁民對台灣的習慣稱呼
大航海時代 福爾摩沙 葡萄牙語「美麗之島」
荷蘭時期 大員/台員 平埔族語音譯

荷蘭人來的時候更搞笑,他們聽當地原住民講「Tayouan」(指今台南安平一帶),結果記成「Taioan」,後來就慢慢變成「台灣」的由來。清朝時期官方文書都寫「台灣」,不過民間還是有很多人習慣叫「福爾摩沙」,直到現在這個名字還是很浪漫對吧?

日本人統治時期倒是沒改名字,不過他們把台灣當成「南進基地」,在官方文件裡都稱呼「台灣島」。有趣的是,當時有些日本文人還是喜歡用「美麗島」來稱呼台灣,可見福爾摩沙這個名字多麼深入人心。這些歷史演變真的超有意思,每個名字背後都有它的故事呢!

台灣古名


台灣最早叫什麼?原來這些都是我們的古名,其實這座美麗的島嶼在歷史長河中有過好多個稱呼呢!每次聽到這些古名都覺得特別有意思,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,看看你知道幾個~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最早在中國古代文獻裡,台灣被稱為「夷洲」,這個名字出現在三國時期的《臨海水土志》,算起來已經有1700多年歷史了!那時候東吳的將軍衛溫還曾經帶兵來過呢。後來到了隋朝,又改叫「流求」,不過要注意喔,這個「流求」跟現在的琉球不一樣,當時是專指台灣本島。明朝的時候,台灣還被叫做「東番」,因為對中國大陸來說,台灣位在東邊嘛,而且那時候島上住的主要是原住民,漢人還不多。

說到台灣的古名,最有名的應該就是「福爾摩沙」了吧!這個名字是16世紀葡萄牙水手取的,意思是「美麗之島」,到現在都還常常被拿來用。荷蘭人統治時期,他們把台南一帶叫做「大員」,後來慢慢演變成「台灣」這個稱呼。清朝時期官方文書則是用「臺彎」或「臺灣」,直到日治時期才固定成現在我們熟悉的「台灣」。

朝代/時期 古名 備註
三國 夷洲 最早見於《臨海水土志》
隋朝 流求 專指台灣本島
明朝 東番 因地理位置在東邊而得名
16世紀 福爾摩沙 葡萄牙語「美麗之島」之意
荷治時期 大員 台南一帶的稱呼
清朝 臺彎/臺灣 官方文書用字

其實除了這些比較常見的古名,台灣在不同時期還有好多有趣的別稱喔!像是鄭成功時期叫「東都」,後來鄭經改成「東寧」,聽起來都很有味道。原住民各族群對台灣也有自己的稱呼,像是阿美族叫「Ponso no Tao」(人之島),排灣族叫「Kacalisian」(我們居住的地方),這些名字都充滿了對這片土地的情感呢。

誰最早給台灣取名?這些歷史你可能不知道

講到台灣這個名字的由來,其實背後藏著不少有趣的歷史故事。很多人都不知道,最早記載台灣的文獻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,當時東吳的將領衛溫、諸葛直率船隊來到這個島嶼,稱之為「夷洲」。不過真正開始有系統地稱呼台灣的,可能要從明朝說起,那時候福建沿海的漁民和商人習慣叫這裡「大員」、「台員」,後來慢慢演變成我們現在熟悉的「台灣」這個名字。


說到不同時期對台灣的稱呼,真的會讓人眼花撩亂。葡萄牙人經過時叫它「福爾摩沙」,意思是美麗的島嶼;荷蘭人統治時期則用「大員」來稱呼台南一帶;到了鄭成功時代,開始出現「東都」、「東寧」這樣的稱呼。每個名字背後都代表著一段獨特的歷史,也反映出當時統治者對這片土地的看法。

時期 稱呼 由來
三國 夷洲 東吳將領衛溫、諸葛直的記載
明朝 大員、台員 福建沿海居民對台南一帶的稱呼
葡萄牙 福爾摩沙 意為「美麗之島」
荷蘭 大員 音譯自原住民語
鄭氏王朝 東都、東寧 鄭成功設立的行政區名稱

有趣的是,台灣這個名稱的定型其實跟清朝有很大關係。1684年清朝將台灣納入版圖後,正式設立「台灣府」,從此「台灣」就成為官方使用的名稱。不過在民間,不同族群對這片土地還是有各自的叫法,比如平埔族原住民就有自己的稱呼方式。這些不同的名字就像是一層層歷史的痕跡,記錄著這座島嶼經歷過的各種文化交融。

說到台灣地名的演變,不得不提日治時期的影響。雖然日本人主要還是沿用「台灣」這個稱呼,但在行政區劃和地名的日文讀音上做了不少調整。像是「台北」的讀音「たいほく」就是那時候定下來的。這些細節可能很多人都不太清楚,但確實是台灣歷史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。每個時期的命名方式,都反映出當時統治者對這塊土地的政策和態度。

台灣古名

台灣為什麼被叫做福爾摩沙?背後故事超有趣!這個美麗的名字其實來自16世紀葡萄牙航海家的驚嘆。當時他們航行經過台灣東海岸,看到翠綠山巒與蔚藍海洋交織的美景,忍不住大喊「Ilha Formosa!」(美麗的島嶼),從此「福爾摩沙」就成了台灣在國際上的浪漫代稱。

說到這段歷史,其實跟大航海時代的探險熱潮息息相關。葡萄牙人可不是唯一發現台灣的歐洲人,後來西班牙、荷蘭人也相繼來到這座島嶼。有趣的是,當時歐洲各國對台灣的稱呼都不太一樣,我們整理了一個簡單對照表:

國家 當時稱呼台灣的方式 意思
葡萄牙 Ilha Formosa 美麗之島
西班牙 Isla Hermosa 美麗島嶼(西語版)
荷蘭 Taijouan 源自台南原住民語

這些外來者不僅給台灣取了新名字,也留下了不少文化痕跡。像是台南的安平古堡、紅毛城,都是那個時期留下的歷史建築。而「福爾摩沙」這個稱呼,雖然現在官方文件上比較少用,但在文創商品、觀光宣傳上還是經常出現,成為台灣獨特的文化符號。

更耐人尋味的是,這個名字見證了台灣在國際貿易史上的重要地位。當時台灣可是東亞貿易的中繼站,來自中國的絲綢、瓷器,日本的銀礦,東南亞的香料都在這裡轉運。難怪那些歐洲船長會對這座島嶼印象深刻,畢竟除了自然風光,這裡還是個充滿商機的寶地呢!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