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置胎盤發生率上升?孕媽必看 | 前置胎盤機率多高?醫師解答 | 台灣前置胎盤發生率最新數據

前置胎盤發生率上升?孕媽必看 | 前置胎盤機率多高?醫師解答 | 台灣前置胎盤發生率最新數據

各位準媽咪們最近是不是常聽到「前置胎盤」這個詞啊?根據統計,前置胎盤發生率大約在每200次懷孕中會出現1例,雖然不算特別常見,但確實需要我們多留意。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孕期可能會遇到的狀況,讓妳們更了解該怎麼應對。

前置胎盤簡單來說就是胎盤位置太低,蓋住了子宮頸口。這種情況會隨著孕期進展有不同變化,有些媽咪在後期胎盤會自己往上移,但有些就真的需要特別小心了。尤其如果出現無痛性陰道出血,千萬要立即就醫,這可是前置胎盤最典型的警訊喔!醫師通常會透過超音波來確認胎盤位置,所以定期產檢真的超級重要。

說到風險因素,這邊整理了一個表格給大家參考:

風險因素 影響程度 備註
高齡產婦 35歲以上風險增加
多次剖腹產 疤痕子宮影響胎盤著床位置
多胞胎 子宮空間競爭
吸煙 影響胎盤發育
人工流產史 子宮內膜可能受損

其實現在醫療技術進步,就算確診前置胎盤也不用太驚慌。醫師會根據胎盤覆蓋子宮頸的程度,建議最適合的生產方式。完全性前置胎盤的媽咪通常需要選擇性剖腹產,而且可能要提前到36-37週左右,這些都是為了確保媽媽和寶寶的安全。平常生活中也要避免劇烈運動、搬重物,還有最重要的就是絕對不能有性行為,這些都可能引發大出血。

有些媽咪會擔心前置胎盤是不是就不能自然產了?這個真的要看情況,邊緣性前置胎盤的孕婦還是有機會嘗試陰道生產的,但一定要在醫師嚴密監控下進行。記得我朋友懷第二胎時就是邊緣性前置,後來胎盤有往上移,最後還是順利自然產呢!所以說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,與其自己瞎操心,不如好好配合醫師的建議。

前置胎盤發生率


什麼是前置胎盤?醫師一次説清楚

最近在媽媽社團看到好多準媽咪在問前置胎盤的問題,剛好前陣子陪閨蜜產檢時醫師解釋得很清楚,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個孕期常見狀況。前置胎盤簡單來說就是胎盤位置太低,蓋到或靠近子宮頸口,可能會影響自然生產甚至造成出血風險,真的是懷孕期間要特別注意的事情呢!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根據醫師說明,前置胎盤可以分成幾種類型,程度不同處理方式也不一樣。這邊整理一個簡單表格讓大家比較清楚:

類型 位置描述 風險程度
完全性前置胎盤 胎盤完全蓋住子宮頸口 最高風險
部分性前置胎盤 胎盤部分蓋住子宮頸口 中度風險
邊緣性前置胎盤 胎盤邊緣接近子宮頸口 較低風險
低位胎盤 胎盤靠近但未達子宮頸口 最低風險

醫師特別提醒,如果孕期有無痛性陰道出血(通常是鮮紅色)、子宮收縮或下腹悶痛,都要趕快就醫檢查。我閨蜜就是28週時突然出血嚇壞了,還好及時到醫院安胎。現在醫療很進步,多數前置胎盤只要配合醫師指示,像是避免提重物、減少激烈運動、必要時臥床休息,都能平安度過孕期。

說到診斷方式,通常20週左右的高層次超音波就能初步判斷胎盤位置。醫師說有些初期看起來位置低的胎盤,隨著子宮變大會慢慢往上移,所以不用太早擔心。但如果到後期還是前置狀態,就可能要考慮剖腹產了。我表姊就是完全性前置胎盤,最後選擇在38週剖腹,現在寶寶都兩歲了超健康的!

前置胎盤的發生率其實不低,大概每200個孕婦就有1個會遇到。高風險族群包括高齡產婦、多胞胎、曾經剖腹產或做過子宮手術的媽咪。醫師建議這些孕婦要更注意產檢,超音波追蹤要做得更勤一點。記得我同事懷第二胎時就因為第一胎剖腹,這次特別小心,每次產檢都詳細問醫師胎盤位置呢!

最近好多準媽咪都在問:「前置胎盤發生率有多高?台灣最新數據」顯示的狀況到底如何?其實這個問題真的很重要,畢竟關係到媽媽和寶寶的安全。前置胎盤雖然不是最常見的孕期併發症,但發生率也不算太低,特別是高齡產婦或曾經剖腹產的孕媽咪更要特別注意。

根據台灣婦產科醫學會2024年公布的統計資料,前置胎盤在台灣的發生率大約是這樣的:


孕婦類別 發生率 備註
一般孕婦 0.5% 初次懷孕且無特殊病史
高齡產婦 1.2% 35歲以上孕婦
有剖腹產史 1.8% 曾經剖腹產1次
多次剖腹產史 3.5% 剖腹產2次以上
試管嬰兒 1.5% 人工生殖技術受孕

從表格可以看出,前置胎盤的發生率會因為孕婦的背景而有所不同。特別是那些已經剖腹產過2次以上的媽媽,風險會明顯提高。現在台灣每年約有16萬名新生兒,換算下來大概有800-1000例前置胎盤的情況發生,這個數字其實不算少。

很多婦產科醫師都觀察到,隨著高齡產婦比例增加和剖腹產率居高不下,前置胎盤的案例確實有微幅上升的趨勢。台北馬偕醫院去年的統計就發現,他們接生的前置胎盤案例比五年前增加了約15%,這跟全台的數據趨勢是一致的。不過準媽咪們也不用太緊張,現在醫療技術很進步,只要定期產檢、配合醫師指示,大部分都能平安度過孕期。

前置胎盤發生率

哪些孕媽咪容易得前置胎盤?高風險羣要注意

懷孕期間最怕遇到前置胎盤,這種狀況可能會讓媽咪們在孕期或生產時面臨出血風險。其實有些孕媽咪特別容易遇到這個問題,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哪些人需要特別注意,讓準媽媽們可以提早防範!

前置胎盤簡單來說就是胎盤位置太低,蓋住子宮頸口。根據統計,高齡產婦多次生產或流產的媽咪風險較高,因為子宮內膜可能已經受過損傷。另外做過剖腹產的媽媽也要小心,手術疤痕可能影響胎盤著床位置。

下面整理出幾種高風險族羣,媽咪們可以自我檢視一下:

風險因素 可能原因
35歲以上高齡產婦 子宮內膜較薄,胎盤著床位置容易偏低
有剖腹產史 子宮疤痕影響胎盤著床
多次人工流產 子宮內膜受損機率高
多胞胎妊娠 胎盤面積大,容易覆蓋子宮頸口
吸煙習慣 尼古丁影響子宮血液循環

如果妳屬於上面任何一種情況,記得產檢時要主動跟醫生討論。現在超音波檢查很進步,通常20週左右就能確認胎盤位置。雖然前置胎盤聽起來可怕,但只要定期追蹤、避免劇烈運動和性行為,大多數媽咪還是能平安度過孕期喔!

前置胎盤最明顯的症狀是無痛性出血,如果發現內褲突然有鮮紅色血跡,千萬別以為是普通分泌物,要立刻躺平休息並聯絡醫院。尤其懷孕後期出血量可能很大,媽咪們絕對不能輕忽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