斑點鶇現蹤!台灣賞鳥新熱點 | 秋冬必看!斑點鶇遷徙季來了 | 斑點鶇小檔案:你不知道的5個秘密
最近在台灣的秋冬之際,如果你有機會到郊外走走,說不定會遇見這位來自北方的嬌客——斑點鶇。這種體型中等的鶇科鳥類,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胸前那些像灑了芝麻般的斑點,看起來特別可愛。牠們通常會在9月到隔年4月間來台灣度冬,是我們這邊很常見的冬候鳥呢!
斑點鶇的學名是Turdus eunomus,屬於雀形目鶇科。跟其他鶇科親戚比起來,牠們算是比較不怕人的,常常可以在公園、農田或是低海拔的樹林裡看到牠們在地上跳來跳去覓食的樣子。有趣的是,牠們吃東西的時候會用一種很特別的”跺腳”動作,把落葉下的蟲子嚇出來再抓來吃,這種覓食方式真的超聰明的!
特徵 | 描述 |
---|---|
體長 | 約23-25公分 |
體重 | 約60-100公克 |
羽色 | 背部褐色帶黑斑,胸腹部白色有黑色斑點 |
叫聲 | “吱吱”的短促叫聲,偶爾會有較長的鳴唱 |
食性 | 雜食性,吃昆蟲、蚯蚓、漿果等 |
這些小傢伙的遷徙路線很廣,從西伯利亞、中國東北一路飛來台灣過冬。牠們通常都是成群活動,有時候會跟其他鶇科鳥類混群。記得有次我在陽明山看到一大群斑點鶇在草地上覓食,那種”咚咚咚”集體跺腳的聲音,還有牠們跳來跳去的身影,真的讓人看了忍不住微笑。
觀察斑點鶇最好的時機是清晨或傍晚,這時候牠們最活躍。如果你手上有望遠鏡,可以仔細看看牠們胸前的斑點,每隻的斑紋分布都不太一樣,就像人類的指紋一樣獨特。有時候運氣好,還能看到牠們在樹上理毛或是曬太陽的可愛模樣。
斑點鶇是誰?認識這種台灣少見的冬候鳥。每年秋冬之際,總有幾位神祕的「鳥客人」悄悄造訪台灣,牠們就是斑點鶇啦!這種體型比常見的白頭翁稍大的鳥兒,最特別的就是胸前那排像灑了芝麻般的黑色斑點,配上灰褐色的羽毛,在樹叢間跳躍時特別顯眼。不過要看到牠們可得碰運氣,因為斑點鶇在台灣的數量真的不多,而且超級害羞,常常躲在密林裡不出來見客呢!
斑點鶇是典型的冬候鳥,主要繁殖地在西伯利亞、中國東北一帶。每年9月開始,牠們就會陸續南遷到台灣、日本、華南等地過冬。有趣的是,斑點鶇的遷徙路線很固定,有些個體甚至會年年回到同一個地方度冬,就像我們每年冬天都要去熟悉的溫泉旅館報到一樣!不過牠們在台灣的分布範圍比較零散,主要出現在中低海拔的闊葉林或果園附近。
特徵 | 描述 |
---|---|
體長 | 約23-25公分(比鴿子小一點) |
體色 | 灰褐色背部,白色腹部有明顯黑色斑點 |
叫聲 | 短促的「吱、吱」聲,警報時會發出連續急促的「咯咯咯」 |
食性 | 愛吃蚯蚓、昆蟲,秋冬也會啄食漿果 |
出現時間 | 每年9月至隔年4月 |
觀察斑點鶇可是需要一點小技巧的!牠們通常單獨或成小群活動,喜歡在地面跳躍覓食。建議清晨或黃昏時分到森林邊緣靜靜等待,聽到落葉沙沙聲就可能是牠們在翻找食物。記得要穿暗色衣服、保持安靜,因為斑點鶇警覺性超高,稍微大聲說話或穿鮮豔衣服就會把牠們嚇跑。最近有鳥友在陽明山、溪頭和墾丁都記錄到牠們的蹤跡,運氣好的話說不定你也能遇見這些害羞的「斑點小客人」喔!
最近好多鳥友都在問:「斑點鶇什麼時候來台灣?遷徙季節全解析」這個問題。其實斑點鶇是台灣秋冬很常見的過境鳥,每年大概9月中下旬就會開始陸續報到,一直待到隔年4月左右才會北返。這些小傢伙從西伯利亞、中國東北那邊飛來台灣避寒,最愛在低海拔的樹林、公園或農田附近活動,有時候在都市的校園裡也能看到牠們的身影。
斑點鶇的遷徙時間其實蠻固定的,不過每年還是會因為氣候變化有些微差異。根據這幾年的觀察記錄,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時間表給大家參考:
月份 | 遷徙狀態 | 常見地點 |
---|---|---|
9-10月 | 首批抵達 | 北部沿海、陽明山 |
11-12月 | 數量高峰期 | 全台低海拔地區 |
1-2月 | 穩定度冬 | 公園、果園 |
3-4月 | 開始北返 | 中南部先行離開 |
要特別注意的是,斑點鶇剛來台灣的時候羽毛會比較鮮豔,斑點也很明顯,但到了春天要離開前,羽毛就會變得比較暗淡。牠們最愛吃地上的小蟲子和果實,常常可以看到牠們在落葉堆裡翻找食物。如果運氣好的話,有時候一次可以看到十幾隻聚在一起,那個畫面真的很壯觀。
觀察斑點鶇最好的時段是清晨或傍晚,這時候牠們活動力最旺盛。記得帶望遠鏡和長鏡頭相機,穿著不要太鮮豔的衣服,保持安靜才不會嚇跑牠們。最近這幾年因為氣候變遷的關係,有些斑點鶇會提早來或晚點走,所以從現在開始到10月中都是很好的觀察期。
最近在公園散步時,常常看到斑點鶇在地上跳來跳去,好奇牠們到底在找什麼吃的嗎?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「斑點鶇吃什麼?牠們的覓食習慣大公開」!這種台灣常見的冬候鳥其實是雜食性的,從昆蟲到果實來者不拒,而且覓食方式超有特色的喔~
斑點鶇最愛用「跳躍式覓食法」,就是邊跳邊用尖嘴翻動落葉堆找食物。牠們的菜單會隨季節變化,秋冬來台灣時特別喜歡吃各種漿果,像是桑椹、榕樹果實這些甜甜的點心。不過牠們也是除蟲小幫手,夏天在北方繁殖時主要吃蚯蚓、毛毛蟲這些蛋白質來源,幫農夫解決不少蟲害問題呢!
食物類型 | 具體例子 | 覓食季節 |
---|---|---|
昆蟲類 | 蚯蚓、甲蟲幼蟲、螞蟻 | 春夏繁殖季 |
軟體動物 | 蝸牛、蛞蝓 | 全年 |
果實類 | 桑椹、榕果、懸鉤子 | 秋冬 |
種子類 | 雜草種子、穀物 | 冬季 |
觀察斑點鶇吃飯真的很有趣,牠們會先用單腳快速刨地,然後突然停下來側頭聽聲音,確認獵物位置後閃電般啄下去。有時候還會看到牠們把蝸牛殼在石頭上敲開,超聰明的!在都市公園裡,牠們也學會翻找人們野餐後掉落的麵包屑,適應力真的很強。下次看到牠們低頭認真找食物的樣子,不妨停下腳步觀察看看,說不定能發現更多有趣的覓食行為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