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chives 9 月 2025

植物學家の療癒小天地 | 打開植物學家的秘密花園 | 在箱庭裡遇見植物之美

最近發現一個超療癒的小天地,就是「植物學家的箱庭」這個概念啦!簡單來說就是把各種植物用迷你造景的方式組合在一起,像是一個濃縮的小宇宙,每次照顧這些小生命的時候都覺得特別放鬆,完全就是都市人的綠色避風港。

說到打造自己的箱庭,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。首先要準備一些基本材料,下面這個表格是我這幾年玩箱庭整理出來的必備清單:

材料名稱 用途說明 推薦品牌
玻璃容器 當作迷你溫室 IKEA、無印良品
多肉植物 新手最容易照顧的選擇 建國花市
苔蘚 鋪底保濕又好看 網路園藝店
迷你工具組 修剪、移植超方便 園藝世家
裝飾小物 石頭、小房子增加情境 手作材料行

我最喜歡在週末下午泡杯茶,慢慢調整箱庭裡的擺設。有時候只是把苔蘚換個位置,或是幫多肉植物轉個方向,整個氛圍就完全不一樣了。記得有次在迪化街的老材料行挖到超迷你的陶瓷小橋,放在箱庭裡瞬間變成日式庭院,朋友來家裡看到都驚呼連連。

觀察植物生長也是箱庭最迷人的地方。像是前陣子種的姬玉露,本來只有拇指大小,經過三個月的照顧居然長出好多新葉片,還冒出一圈小側芽。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跑去檢查它們的狀態,看到新芽冒出來的那種驚喜感,真的會讓人一整天心情都很好。最近還嘗試在箱庭裡加入空氣鳳梨,懸掛在半空中的樣子特別有童話感。

植物 學 家 的 箱庭

植物學家如何在陽台打造迷你箱庭?這其實比想像中簡單!
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植物學家如何在陽台打造迷你箱庭?其實只要掌握幾個小技巧,就算不是專業人士也能輕鬆上手。首先要考慮的是陽台的光照條件,這會直接影響你選擇的植物種類。北向陽台光線較弱,適合種植耐陰的蕨類或苔蘚;南向陽台陽光充足,就可以大膽選擇多肉植物或小型灌木。

必備工具與材料清單

項目 建議選擇 注意事項
容器 淺口陶盆、木箱 底部要有排水孔
介質 多肉專用土、赤玉土 依植物種類調整比例
植物 網紋草、袖珍椰子 選擇生長緩慢的品種
裝飾品 迷你擺飾、小石子 比例要與植物協調

挑選植物時要特別注意生長速度,像是我之前用過長春藤,結果兩個月就爬滿整個箱庭,反而破壞了原本設計的意境。建議可以選擇生長緩慢的網紋草或是姬月季,這些都是台灣花市常見又好照顧的品種。土壤的部分記得要分層處理,最下面鋪一層發泡煉石幫助排水,中間才是培養土,最上面可以鋪些苔蘚或裝飾砂石增加美感。

實際佈置時可以先用鉛筆在紙上畫草稿,決定好主景樹的位置後再慢慢添加其他元素。有個小秘訣是把比較高的植物放在後方,前景用矮小的多肉或苔蘚,這樣會讓整個箱庭看起來更有層次感。記得要留些空白處,不要塞得太滿,畢竟植物還會繼續生長。澆水的方式也很重要,建議用噴霧瓶少量多次,避免一次澆太多導致積水爛根。

維護方面其實不會太麻煩,每週花個10分鐘檢查植物狀態就夠了。如果發現某株植物長得太快,可以適時修剪;要是出現病蟲害,記得要立即隔離處理。台灣天氣潮濕,要特別注意通風問題,必要時可以用小電風扇增加空氣流通。隨著季節變化,你也可以更換部分植物來營造不同氛圍,比如春天加入些開花植物,秋天換上變葉樹種。

最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,為什麼台北的植物學家都愛玩箱庭?原來這種迷你庭園藝術不只療癒,還能成為研究植物微型生態的絕佳實驗場。在狹小的公寓空間裡,植物學家們用苔蘚、多肉和迷你造景,打造出一個個會呼吸的微觀世界,既滿足園藝癮又不用擔心沒地方擺盆栽。

這些專業玩土的科學家們,把箱庭當成行動實驗室。透過觀察不同介質配比對植物生長的影響,或是測試哪些品種適合台灣潮濕氣候,簡直是把興趣和工作完美結合。有位在台大任教的教授就笑說:「這比寫論文有趣多了,還能順便教小孩認識生態系。」

台北植物學家偏愛的箱庭素材排行:

排名 素材名稱 受歡迎原因
1 苔蘚 保水性強,適合台灣濕度
2 空氣鳳梨 不用土,懶人首選
3 多肉植物 耐旱好照顧,顏色多變
4 迷你蕨類 營造熱帶雨林感
5 袖珍椰子 創造微型熱帶風情

走進這些專家的辦公室,常會被桌上精巧的箱庭吸引。有人用廢棄玻璃罐做溫室效應實驗,有人在巴掌大的空間重現陽明山箭竹林生態。最厲害的是有位研究員,用3D列印做出迷你版七星山地形,種上真實的台灣原生種植物,根本是把整個北台灣生態系濃縮在桌面上。

這些科學家玩箱庭可不只是擺好看,他們會認真記錄植物生長數據,甚至開發出專屬的手機APP來監測微型環境的溫濕度變化。有位在中研院工作的博士就分享,她透過箱庭發現某種苔蘚在特定光照條件下會產生特殊代謝物,這個意外收穫還幫她申請到新的研究經費呢。

植物 學 家 的 箱庭
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:「新手該怎麼開始植物箱庭的創作?」其實這就像在打造一個迷你生態系,只要掌握幾個重點,連園藝小白都能輕鬆上手。首先別急著買材料,建議先觀察家裡的環境,看看哪個角落適合擺放箱庭,通常需要避開陽光直射但又有散射光的位置,像是客廳靠窗的邊桌或書架就很適合。記得要考量後續澆水方不方便,畢竟植物是需要定期照顧的喔!

準備工具其實很簡單,我整理了一個基本清單給大家參考:

必備物品 建議選擇 注意事項
容器 玻璃缸、木盒或陶盆 底部要有排水孔或鋪設排水層
介質 多肉專用土或赤玉土 避免使用一般園藝土容易板結
植物 網紋草、苔蘚、空氣鳳梨 選擇生長速度相近的品種
裝飾 小石子、漂流木、迷你擺件 比例要與容器大小協調

挑選植物時,新手最容易犯的錯就是看到什麼都想要,結果把生長習性完全不同的植物種在一起。建議先從3-4種開始搭配,比如耐陰的苔蘚配上需要少量光照的網紋草,中間點綴一株不用土壤的空氣鳳梨,這樣照顧起來會輕鬆很多。記得要把高的植物種在後面,矮的往前排,創造出層次感才好看。

實際動手時,先在容器底部鋪一層火山石或發泡煉石當排水層,大約佔1/5高度就好。接著倒入調配好的介質,這時候可以用小湯匙或筷子在土面上畫出想要的起伏地形。種植前先把植物從育苗盆取出,輕輕抖掉多餘的土,用鑷子夾住根部放入挖好的小洞,再稍微壓實周圍的土壤。最後鋪上苔蘚或裝飾砂固定,記得留些空隙讓植物有生長空間。

照顧箱庭最關鍵的就是控制水分,很多新手都是澆水過多把植物淹死的。建議用噴霧瓶少量多次噴灑,看到介質表面微乾再補水。前兩週要特別注意植物的適應狀況,如果發現有葉片發黃或枯萎,可能是位置太暗或太潮濕,要趕快調整擺放地點。平常也可以用軟毛刷輕輕清理葉面上的灰塵,這樣植物才能好好行光合作用。